在赵志全逝世五周年时 回顾对时代楷模调研的日子

2019-11-15 10:08:45

今天,是时代楷模赵志全逝世五周年

 

赵志全精神对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与弘扬

----- 纪念赵志全逝世五周年并回忆时代楷调研挖掘过程

李 锦



昨夜无眠,因为从北京到昆明很累,讲了一课,上了飞机,为人民网、经济参考报写学习四中全会的理论学习文章。到了昆明是深夜一点,竟一夜不能睡,记得昆明海拔是1900,有高原反应。


今夜半眠,从昆明到盐城,路上五个小时,又写了一路,该累了。可是临睡前看微信,看到“文根谈*原创”文章“李锦:赵志全走了?!”,又看到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谢宇的问候,猛然惊醒,今天是“时代楷模”赵志全忌日,五年前的夜晚,赵志全在阒然无声的黑暗中,这位年仅58岁的中国制药行业巨擘,晕厥在办公桌前,再也没能站起来。半夜里,我起来,打开电脑,怀念“时代楷模”赵志全逝世五周年,回顾“时代楷模”赵志全的典型调查研究与报道过程,我不能入睡,心情更难以平静下来。


“11月14日,五年前的今天,岁暮天寒,落木萧萧。深夜11点,沂蒙山区费县城郊。鲁南制药集团新时代药业里,一间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,忙了一整天的企业家赵志全仍然埋头案前。当他用颤抖的双手批阅完最后一份关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文件,想要起身休息时,却在猝然而至的呼吸骤停中晕厥在办公桌前。   那一刻,旷野一片寂静,阒然无声的黑暗中,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。这一次,这位年仅58岁的中国制药行业巨擘,再也没能站起来。这一次,这位抗癌十二年的孤身斗士,走了,用生命诠释了“鲁南精神”。”


这一段话,是我们写的长篇通讯“新时代企业家的楷模”开头一段话,也是“文根谈*原创”开头引领的一句话。    


是的,五年前的今夜,赵志全走了。这时候,阒然无声的黑暗中。回忆五年来,赵志全调研与宣传推介过程,感概良多。  


时任鲁南制药集团董事长、党委书记、总经理的赵志全刚刚去世,鲁南制药集团总经理助理谢宇通过熟人找到了我。从1971年11月起,我踏上沂蒙山区这片土地搞调研已经45年了。1989年提出九间棚精神,然后有沂蒙精神。2010年总结“临沂模式”,我这大半辈子,为沂蒙山东做了很多事情。文人做事情,就是写文章。谢宇打了许多电话,我因为忙,实在抽不出时间 。


半年后,我因为家事,从射阳到济南开车路过费县。我家属刚刚学会开车,不敢长途跑,在费县路过,休息一下。谢宇向我的一片真情让我感动,他说着赵志全,流泪了。说了赵志全的点点滴滴,说对不起赵志全,因为自己无能,那种自责,发自内心。愁的是,材料很多,可是很零碎,没有一个象样的东西。 

   

开始,我觉出张贵民(注:继任鲁南制药集团董事长、党委书记、总经理)、谢宇他们对老板赵志全的爱戴之情,多是忠义之人。尽管很忙,我还是答应他们了。


当时,我已经从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任上第二次退休,到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当研究员。忙总是忙的,可是情难却,意难辞,还是咬紧牙关在这个企业住下了。我与学生李宁、徐天昊来这里,住下了。


听说我来了,尹长友副市长立即从临沂到费县看我。他是费县老县委书记。当市长的,事情多。到吃饭时才到,吃完饭还要赶回临沂开市委常委会。我说,你不能陪我吃饭,跑这么远路。他说我是为的赵志全。我当县长、书记期间,赵志全对费县贡献最大。您是研究沂蒙精神专家,也是大笔。赵志全精神是沂蒙精神的新发展,赵志全精神走向沂蒙,走向全国,这是我们的梦想,可是我们办不了这件事情,临沂人民就靠您了。


开始,找了20多人座谈。是从赵志全之死调查起的,医生、服务员,一个个谈过去,气氛沉重。然而,我们是感动了。于是,在我们的笔下出现文章开头的赵志全之死一幕:


那一刻,旷野一片寂静。阒然无声的黑暗中,只有那间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。


临沂市纳税最多的企业家赵志全的溘然长逝,在当地人的心田引发了强烈震动,消息顺着温凉河、祊河、沂河迅速传遍沂蒙大地。11月18日,赵志全的告别仪式上,车流、人流从玉带山、蒙山汇聚到临沂市西郊20公里的殡仪馆。衰草寒烟里,白花胜雪,挽幛如云。“今天可以公开地告诉大家:爸爸罹患胸腺癌已经有12年了。”在赵志全女儿赵龙的悼词中,鲁南人第一次听到了这出人意料的真相。12年来,员工们竟然丝毫没有从这位满头白发、总是面带微笑的企业老总身上捕捉到一丝病痛折磨的痕迹。“鲁南制药历史上快速发展的12年,也是赵志全饱受病痛折磨的12年”;“鲁南制药从承包经营以来经历过多次生死考验,赵志全刚当厂长没几年就已经满头白发了,这是改革的代价啊”;“赵志全最后倒在办公桌前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工作”;……  人群的声声感叹中,蕴含着无尽的伤感与惋惜。


这些,仅仅是感动。一篇文章的时代价值在哪里?也就是说时代需要什么,赵志全能提供什么?我们住在新时代药业,这是赵志全创办的事业,就用新时代企业家的楷模吧。题目很好,大时候需要解决的难题是什么?当很多企业面对改革艰难而等待观望,当急功近利的短视遮蔽了创新发展的眼光,当贪腐之风侵蚀着国家与企业的健康肌体,这三个”当”,就是时代的需要。我是中国企业报总编辑,也是研究员,还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,我很快地聚焦、定位。



一位沂蒙山区的企业家、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劳动模范,在他58岁的生命历程中,一次次竖起猎猎作响的改革大旗,攻坚克难,直至最后倒在办公桌前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我找到了一个镜头,就是赵志全去世前一段时间,他做了什么事情。


“整理遗物时,人们在赵志全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他临终前留下的几份文件:一份公司人事任命书,一份提高职工待遇的计划书,一份科研项目的审批书,一封留给妻女的遗书,一张写着《忘忧草》等五首歌名的便条。我们的调查,就从这几件遗物开始挖掘。   我找到公司人事任命书。从这里挖掘出的细节是:


在遗留下的人事任命书中,赵志全指定了新的领导班子,里面没有出现妻子的名字,也没有出现女儿的名字——这引起人们强烈的震惊。而在此前,他嘱咐负责公司后勤工作的夫人内退,其他亲属一律不参与公司的管理事务。许多人对此感到百思不得其解:面对一手打下的江山,民营企业家选择把企业经营权交给亲属是天经地义之事!然而,赵志全不仅甄选了新的法人代表,还坚决杜绝企业中的裙带关系。为了把企业完全彻底地推向市场,他襟怀坦白,勇毅笃行,竟至于斯。    


至此,人们终于理解了赵志全——他就是一位彻彻底底的改革者。在弥留之际,他以经营权移交的方式,写下了现代企业改革的绝笔,也点燃了最后一束改革的火焰,显示出一个企业家严以修身、严以用权、严以律己的最高境界”。 

   

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最高境界,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紧迫的难题。”


在调研的九天,我们一直在研究,半是调查,半是研究。谢宇副总经理一直形影不离地陪同。我说,您是老总,事情很多,不能光陪着我呀,让小孟陪着便可以了。谢宇说,这是鲁南制药最大的事情。张贵民董事长说,把我们鲁南精神的缔造者与鲁南制药事业的领导者事迹推出去,是我们企业的头等大事,高于一切。


赵志全的妻子龙广霞是个深明大义的人,她真诚地向我们介绍赵志全的事情,给我们印象很好。


到了第七天,时任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、副书记兼秘书长李峰来新时代看我。他们问我这个典型怎么样?我说立得住,国家需要,是沂蒙精神在企业领域的新发展。张少军说,沂蒙精神在企业界,应该有代表。我们临沂市委坚决支持。


愈是深入调研,愈是觉出赵志全身上蕴含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稀缺的元素。不是他们要我调研,而是我要调研。因为北京有事情,电话催了。到了第九天天亮,稿子出来了。找个人念一念,谢宇说我念。念着念着,谢宇哭了,我们都掉泪了,谢宇竟至读不下去了。


我觉得还要给人启发,需要思想的力量。于是又写了评论。候占夫是领导能力很强、很有才分的年轻干部,还是20多岁便认识他了。他一次次看我,与费县县委书记程守田一起陪我吃饭。宣传部长候占夫想先在费县报上全文发表,我们觉得很好。这是在费县的土地上发生的事情。赵志全是费县人,生在费县,死在费县,是费县人民的儿子,应该先在费县传播出去。通讯最先在临沂日报费县版、中国企业报发表,以后首都各家媒体以我们写的材料为基础,分别选择,从而写出稿件。


稿子第一稿是李宁写的,他正在北京大学读博士,他家是费县人,对家乡的事情更是尽心尽意,充满感情。在新时代药业住了九天,不回家看望。一直到写好稿子,才回去。


最使人感动的是谢宇副经理,他一直陪我九 天,夜晚12点走,有时到深夜一点。稿子是我与弟子在谢宇、孟凡波等的全力帮助下完成的,他开始最愁的是材料立不起来,后来愁的是典型送不上去。我已经退休,好多关系不好使了,只能把这大半辈子抓典型的经验一遍遍讲述,提供给他。他把思路讲给我听,再帮助分析。  


 我对一个企业家的典型能否推向全国,也没有把握。这中间的工作,一直是谢宇在做。一个企业对国家重大典型的宣传并没有经验,我开始也向他们介绍一些,但是我觉得走一步,看一步吧。而鲁南制药集团的同志们不怕困难,不畏惧,不后退,从县、市、省到中央,一级一级捅开,终于被中央宣传部确定为重大典型。2016年9月26日,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赵志全同志“时代楷模”荣誉称号。对于企业来说,推出全国重大典型是件登天难事,然而,他们竭尽全力,实现奇迹。我亦佩服他们,佩服“不怕困难、挑战困难、战胜困难”的“鲁南精神”,这是赵志全精神的再现,也是鲁南集团文化软实力的体现。在2016年国庆前夕,已经是我们调研一年半后。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中央电视台及各家媒体集中报道临沂的企业家赵志全。当然,我们提供的材料,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参考。我们国家已经很久没有报道企业家典型了。赵志全是多年来最有影响的企业家典型之一。   



直到去年冬天,谢宇还到北京来看我,带着一大捆章丘大葱、潍坊萝卜来看我。在家里,做总经理是前呼后拥,到了北京一个人带这些东西,摸到小区门上,推上楼,也是50岁的人了,不易呀。我们商量怎样把赵志全典型宣传推向纵深。有些事情做得还不够,效果还有待于发挥。杨文学的报告文章已经出版了,赵志全展览馆也成功布展了,《赵志全》电影还没有拍完吧?谢宇还在忙着。我想,什么时候,搞起研讨会,我还能助一臂之力的。


五年,一晃过去了。赵志全精神是沂蒙精神的新发展,赵志全精神走向沂蒙,走向全国。当然,为在沂蒙精神这个宝库中增加新的人物、新的内容、新的内涵,我是应该的努力。在典型总结提炼过程中,得到尹长友、程守田、张少军、李峰、张贵民、候占夫与谢宇等同志的关心与帮助,我也深怀在心。

天亮了,现在是11月15日了。这篇文章写给赵志全,写给鲁南制药的同志,写给关心沂蒙精神的同志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