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时代,我们应该记得怎样的人

2021-04-07 10:02:02

这个时代,我们应该记得怎样的人?


1993年,内蒙古。


在最凄冷的深夜里,38岁的中年男人,


在一辆熄火的桑塔纳车里,痛苦崩溃,失声痛哭。


他压抑了很久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,有委屈,有愤愤,有不甘。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218.jpg


这不是一个脆弱的男人,其实正好相反。


这个男人,叫赵志全,


他是鲁南制药的厂长,正在越过一场艰难的“寒冬”。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221.jpg


1992年,这个国家的经济正式苏醒。


某位老人在南海边的谈话,许多人的命运,就此改写。


它暗涌着很多机会,却也存在着阵痛和危机。


时代浪里淘沙,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模范人物。


他们去创业,去改变,去为一方人民造福。


就像散落在各地的星辰,闪闪烁烁,照亮了整个国家的命运。


自此,食品、医药、汽车、家电等诸多重要行业,焕然一新。


赵志全,就是其中的一员。



从2万元贷款起步,为了给千百万普通家庭带来新的希望,开始了一场一场的“豪赌”。


他用了27年,把鲁南制药建设成为净资产60亿元现代化制药集团公司,造福千万病人。


有人说:在历史的长河里,巨浪喧天,每个个体显得微不足道。


一个人被公开记录的也许只有生与死,他们内心的孤独与爱,却无人提起。


鲁南制药集团、时代楷模赵志全同志纪念馆、舞刀弄影联合出品了系列故事片《我是人民》。


首发之作,讲述的正是企业家赵志全带领药厂越过“冬天”的故事,也折射着那个时代。


90年代,中国企业纷纷进行公转私经营

那是不寻常的一个年份

鲁南制药,突然陷入“冬天”

业绩下滑、资金短缺、市场占有率骤降

“没钱没技术没设备,最多坚持半年了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227.gif


绝望之际,有高层建议

“不行就裁员吧?”

赵志全愤怒反问:

“裁谁,裁你?”


235名职工的家庭和希望

都被这个男人默默扛在肩上

痛苦和无眠会有,但从不声张


他记得创厂之初,对大家的承诺:

“我们好好做药,一起过上好日子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231.gif


把人裁了?让人怎么过日子!

卖黑心药?那不是卖良心吗!

这不是他的初衷和愿景


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,没人帮忙

贷款问了一家又一家,全是不行

路很难走,但不是没有

只剩最后一条——

孤注一掷,前往内蒙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235.gif


在那场暴风雪的夜晚

这个男人经历了人生中最复杂的情绪

雪大,路滑,车抛锚,人高度紧绷


他急啊,他也怕

万一这次也失败了怎么办?

药厂真的要被困在这场漫无边际的“大雪”里吗


他走出车门,徒步前行

漫天风雪里,他昏沉地睡了过去

还好一位善良的老人打开门,搭救了他


冥冥中像是某种感召

得道者多助

艰难时刻的奇遇,僵局里的灵光一闪

更容易帮你看清自己的内心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239.gif


老人患有多年冠心病

但吃药的时候,小心摊开白纸

一粒药切开,分成八次吃


赵志全不解,劝说道:

“这样吃是没有用的。”


老人的回答异常平静,让人心疼

“又涨价了,能活一天,算一天吧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243.gif


在离开内蒙的一路上

赵志全想了很多很多

这位善良的老人

其实是全国很多病患的缩影


为什么办药厂?

不就是看不下去这种人间疾苦吗?


生病了,苦啊

但是吃不起药,更是绝望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246.gif


那些高昂的重疾药都是进口

贵得要命,老百姓怎么吃?


于是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

——向全厂职工集资


举全厂之力,造出低价替代品

是为药厂,更为苍生


“这是一场豪赌,但值得!”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250.gif


为什么做药?

不就是为了为了千千万万个

吃不起进口药的老百姓吗?


怕什么啊?

没人,招人

没设备买设备

没技术学技术


你看,你也别慌

那些需要被看见的人民

总是被这个国家最勇敢的人

保护得很好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254.gif


两千多年前,有人问:“什么是大勇?”


孟子的回答掷地有声:


“自反而缩,虽千万人,吾往矣。”


影片改编自一段真实历史:


90年代初,我国医药领域的技术起步不久。


据卫生部资料表明,当时我国上万个药品专利中,90%以上都为国外研究机构和企业所有。


像心脑血管、肿瘤等危重症领域,几乎被高价进口药垄断。


又贵又难买,一对铁钳扼在病人喉咙上。


有药,却买不起,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病痛击败。


为了打破这种境地,让国内更多病人吃上好药。


赵志全带着鲁南制药全体235名职工,把冠心病专用药欣康给生产了出来。


研发成功后,在保持疗效一致的情况下,售价仅为进口药的四分之一。


这对于当时国内的病患来说,无疑是一大振奋消息。


许多苦于没有选择的病人得救了。


如今30年过去,越来越多的国产药取代了外国的天价药。


进入医保名录的药增多了,审批流程加快了,优秀国产药站稳市场。


这是一件大好事,也是赵志全那些良心企业家的愿景。


医疗不发达的年代,天价的进口药,可以吃垮一个家庭,吃掉病人仅剩的一点尊严和希望。


《我不是药神》里,一位老太太说了这么一段话:


谁家还能没有个病人,你就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吗?


我不想死,我想活着,行吗?


“倾家荡产”这个词总是和“病魔”形影不离。


对他们来说,世上最好的药就是"希望"。


赵志全和欣康,给了冠心病人好好活着的希望。


《越冬》里的冬天,隐喻的是困境。


是赵志全被困在雪地,是他的心陷入迷茫;


是鲁南制药厂岌岌可危,更是千万重症病人吃不起药的死局。


至暗时刻,赵志全顶住了压力。


他和全体鲁南人,出于天下为公的担当、制药人的初心,一起做出了那个正确的选择。


“企业做小了是为自己,做大了是为社会。“


微信图片_20210412111302.jpg


这个时代,我们应该记得怎样的人?


赵志全这样的企业家,太珍贵了。


有人熬夜追剧,有人辗转于酒场、肆意消耗着青春。


而有人为了其他人的安危,时刻奋战,不敢松懈一点。


有些人拼尽全力,是为了让更多人活着。


没有谁能一生遂愿,没有哪一种美好是与生俱来。


现世安稳,不过是过去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


这个时代,我们应该怀念怎样的人?


是那些在大冬天,为众人抱薪者;


是那些毕生奋战,为众人谋福者;


是那些翻过荆棘,为希望开路者。


2014年,赵志全先生在工作岗位上病逝。


此前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,忍痛工作长达12年,


临终前,他没有将企业留给亲人,


而是把经营权交给了能带领企业走得更远、更能造福社会的继任者,把终生奋斗的事业交给了社会。


这个世界上最能打动人的,是一种叫义无反顾的决心。


2010-02-25  赵总经理.jpg


在清明之际,想起了一段话。


“这个时代缺的,不是完美的人。


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:真心、正义、无畏和同情。“


正是因为有这些时代楷模,我们才会时常发问自己:


要不要做个善良、纯粹、忠于初心的人?


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我们这片土地涌现了很多英雄儿女。


他们犹如散落在时代里的明珠,眼里有光,心系家国。


于危难里奔走,历经百转,终铸成民族的风骨。


就像影片里最开始,在雪夜里崩溃的赵志全。


在他离开内蒙的那天,一切都好了,雪融开了一条放晴的路。


“为什么做药?”


“为了天底下老百姓都健康,让他们都吃得起良心药。”


山高水险,不惧。


如真如梦,不悔。


我是人民,为了人民。